(86) 0574-88222105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钱湖南路8号

浙江万里学院在与中东欧国家(尤其是保加利亚)交流合作方面具有丰富的前期经验和成果。201610月成立浙江万里学院中东欧文化教育研究所20175月成立宁波市捷克语言文化中心20197月成立宁波市俄罗斯语言文化中心,同年9月,在俄罗斯雅罗斯拉夫国立大学挂牌成立中国语言文化中心。通过资源整合,2019年底成立宁波市一带一路语言学院。该学院下设7个研究中心:保加利亚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捷克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斯洛伐克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捷克语言文化中心、中国语言文化中心、俄罗斯语言文化中心与日本语言文化中心。各中心常态化开展学术研究、文化交流与传播、人才培养等多项工作。202011月与索非亚中国文化中心(保加利亚)签订合作协议,负责运营该中心的微信公众号。

2021年12月,在宁波市教育局、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浙江万里学院联合索非亚中国文化中心与宁波开演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确立共建中保丝路学院行动计划。中保丝路学院文艺丝路,学致华夏为发展理念,依托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培训系统,积极传播中国文化及宁波特色文化,服务浙江高水平对外开放。现已开展多期中文、文化艺术、职业技能等培训课程,受益人数超5000人。举办艺术表演、文化展览、学术研讨、文学译介、文化体验等活动100余场。所打造的索非亚中国文化中心公众号平台设有云端课堂”“云游中国”“艺术中国”“味道中国”“非遗中国等五个板块内容,已连续推出文章700余篇,每日浏览量超千次。通过这些活动,立体、多元且有效传播中国文化,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进中保文明交流互鉴,增强中保人民友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以及中国网、新华社、中国青年报、浙江在线、宁波日报、宁波晚报等20余家机构与媒体对“宁波校企携手打造‘中保丝路学院’”报道50余次,高度肯定中保丝路学院的办学模式以及文化传播价值。与保加利亚索非亚大学签订教育合作协议,从互开课程、联合培养和学术研究等多个方面开展教育合作与文化交流,进一步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中保丝路学院”充分发挥“政校企协同共建”优势,服务多语种人才培养、中保文化交流互鉴、中保国际化教育合作与中保品质化企业发展。构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新模式,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教育、人文交流,将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辐射力影响力强的境外办学品牌。

“中保丝路学院”着力打造“学院——中心——平台”一体两翼办学机制,即一个“中保丝路学院”,一个“索非亚中国文化中心”,一个“中保文化教育平台”,全方位促进中保两国人文交流、科研合作与人才共享,高质量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保丝路学院”以文化交流、人才培养为核心,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教育和人文交流合作。“索非亚中国文化中心”以“优质、普及、友好、合作”为宗旨,充分发挥“窗口、桥梁、平台”作用,推进中国——中东欧文化教育发展,为中东欧国家文化教育模式增添新内涵、新动力。“中保文化教育交流平台”是对保加利亚学生和市民进行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艺术培训的重要载体,助力中保双方人文交流深入发展,展现中保教育合作新水平,打造文化教育新品牌。

 “中保丝路学院”采用“政府——企业——国内高校——国外高校”四方协同、深度联动的办学模式,保障办学质量。省市政府部门进行顶层设计,协助引荐国外合作机构与院校,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企业与高校对接,为人才培养搭建平台。索非亚中国文化中心作为“中保丝路学院”的境外办学校区,占地面积大,软硬件设施齐全,师资队伍强,管理经验丰富。浙江万里学院与宁波市开演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宁波市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等“一带一路”文化品牌企业以及港吉、华飞控股有限公司等大型外贸企业构建深度联动的校企合作机制,通过搭建语言学习和文化传播实习实践平台,共同培养与输出本土青年人才,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目前,校企联合承办“中东欧线上音乐会”“海丝国际音乐节”等10余场重要的国际文化活动,20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主力军。合作企业作为浙江万里学院多语种翻译和跨文化传播人才培养基地已提供百余个实习岗位,开设20余门实践类课程,受益学生多达500人。此外,浙江万里学院与宁波市外事学校、宁波市书法协会等国内学校与机构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共同完成中国文化课程设计与对外教学等任务。浙江万里学院与索非亚大学签订教育合作协议,从互开课程、联合培养和学术研究等多个方面开展教育合作与文化交流。高校间的科研合作主要聚焦国际前沿领域,包括文化符号学与城市形象构建研究、中东欧文化、经济与教育特色研究、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教育、文化、经贸合作研究等。

中保丝路学院”以“文艺丝路,学致华夏”为办学理念,充分发挥在多语种人才培养、国际化教育合作、文化交流互鉴、服务企业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主要办学内容如下:

1)多语种人才培养

结合保加利亚中文学习者的实际需求,联合当地政府、企业和高校,制定中文教学大纲,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中文培训。发挥校政企协同育人的模式优势,通过举办多语种语言特色班(保加利亚语、德语、西班牙语与俄语等)与对外文化传播实践班,培养具有跨文化沟通力与国际传播力的多语种外语人才。特色化培养外语人才,高质量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2)国际化教育合作

开展浙江万里学院与索非亚大学等国外高校之间的教育合作,采用课程互选、学分互认与双师指导等方式联合培养;举办各类夏令营或冬令营研学活动,增强文化体验。开展中保高校在文学文化、高等教育与经济贸易等方面的教育科研合作。以保加利亚为中心,向中东欧其他国家与地区进行辐射,系统构建“一带一路”国际教育合作长效机制。

3)面向世界文明互鉴的国际传播

面向保加利亚人民开设系列文化艺术培训课程,增强其对中国文化的感知力、理解力与认同感,进而提升中国文化在保加利亚的传播力,推进中保文化交流互鉴。联合相关部门,在中保两国开展各类文化展览、艺术活动(舞蹈、音乐、书法、影视)等,强化中保文化交流与传播,促进民心相通。

4)中东欧智库研究与建设

为促进中保两国在经济与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本土企业“走出去”,国外企业“走进来”,开展不同类别的横向课题研究,包括进出口贸易政策、法律法规与国情研究、文化交流合作研究等,为政府与企业提供决策服务和政策建议,服务中保各类品牌企业发展。

“中保丝路学院”自成立以来在艺术培训、人才培养、文化交流与传播以及智库研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1)在语言与艺术培训方面,克服全球疫情的不利影响,不断创新教学设计和教学手段,打造了1个境外授课点和10个国内直播厅,将线上直播/录播与线下授课相结合,持续输出优质课程。同时,中保丝路学院联合索非亚大学等高校,集结广大中国文化爱好者,在保加利亚当地大力推广中文与中国特色文化。截至目前,线上线下参与学习人数超5000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效果显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以及中国网、新华社、中国青年报、浙江在线、宁波日报、宁波晚报等20余家机构与媒体等对宁波校企携手打造中保丝路学院’”报道50余次,高度肯定中保丝路学院的办学模式以及文化交流与传播价值。此外,保加利亚当地的报纸、电台和电视台等媒体进行专题采访和报道,见证中保丝路学院的成长与发展。

2)在多语种人才培养方面,坚持中国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原则,以中文、职业技能与文化艺术为培训内容,培养讲中文、会技能、懂艺术的复合型实用人才,助力中保文化交流与传播,服务走出去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依托高校教育合作项目、政校企协同育人项目等,以举办小语种语言特色班和对外文化传播实践班为抓手,优化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兼具外语技能和国际传播能力的高素质国际化专业人才,为讲好中国故事”“浙江故事贡献力量,近两年培养学生数超3000人,其中,师生共500人次为APEC高官会议、浙洽会等国际会议提供翻译服务,300人次为中国——中东欧教育文化论坛提供多语种语言志愿服务,200人次参与中东欧线上音乐会”“海丝国际音乐节等重要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

3)在文化交流与传播方面,以索非亚中国文化中心公众号为载体,通过云端课堂”“云游中国”“艺术中国”“味道中国”“非遗中国5个板块内容,向保加利亚传递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保加利亚广大中国文化爱好者了解中国、感受中国的重要平台。已连续推出文章700余篇,每日浏览量超千次。

4)在智库研究方面,依托中保丝路学院,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多语种语言服务、政策咨询、文化推广与调研。主动对接地方行业企业,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原则,承担相关横向课题18项,完成中东欧国家相关食品安全和动植物疫病防控法律法规调研报告20份调研报告及决策建议稿。基于智库研究,获批宁波市教科规划一带一路专项课题2项,荣获2021年度宁波市教科规划一带一路专项课题评比二等奖1项,荣获宁波市一带一路研究优秀案例一、二、三等奖各1项;积极推进与保加利亚合作高校的学术交流,构建跨国学术研究团队,联合发表学术研究论文数十篇。